紫雲膏,我來了.......《大聲吶喊中》,呵呵呵.....
從手工皂工具書中得知紫草膏,但一直在想紫草膏和紫雲膏不同的地方究竟是什麼?原來紫雲膏是紫草和當歸浸泡在黑麻油裡,是屬於比較傳統的做法;但因為有人不喜歡麻油的味道,而有了西式紫草膏的誕生,而西式的紫草膏,是將紫草浸泡在橄欖油或甜杏仁油裡。至於功效呢?則是大同小異囉!
但第一次初學,想必還是要從傳統的做法做起。
紫雲膏裡的成分分別是紫草根、當歸、麻油、蜜蠟,想要塗抹起來有涼涼的感覺,還可以另外再加上冰片和薄荷腦,不過因為冰片和薄荷腦在使用時,還是有一些禁忌,因為有冰涼感,所以在添加量上面要有所斟酌,否則容易刺激皮膚,像是兩歲以下的孩童、孕婦及有蠶豆症者就禁止使用,但因為我們家寶貝兒子有蠶豆症,詢問中藥房老闆有關冰片和薄荷腦添加一事,雖然老闆說添加一點點冰片沒關係,但安全起見,媽媽就還是選擇以傳統的紫草根、當歸、麻油、蜜蠟來做紫雲膏,所以小小這罐紫雲膏是0-99歲通通都可以用的喔!
但紫雲膏究竟是什麼?也可以說它是中式的面速力達母啦,就先來簡單介紹其成分及功效。
紫草-殺菌、抑菌、消炎。
當歸-滋潤肌膚、活血止痛、改善循環、促進肉芽組織生成。
麻油-潤膚、滋養。
黃臘-賦形劑。
適應症:
(一) 一度或二度燙傷:一度燙傷為傷處紅腫熱痛,先用冷水沖泡後塗抹,幾個小時後,燙傷處的灼熱感會明顯的消退。二度燙傷為起水泡,有病人反應用了有幫助。三度燙傷傷到神經,病人多住院治療。但是曾有燙傷植皮的病人,植皮處紅、腫、癢、乾燥,使用紫雲膏後,皮膚狀況很快改善。
(二) 擦傷、刀傷、各種傷口:塗抹後,傷口會很快不痛,比較快癒合。如果傷口仍在流血,塗抹厚一點還可幫助止血。曾有人養的狗傷口深可見骨,塗抹紫雲膏幾個月後傷口漸漸癒合。
(三) 尿布疹:發現紅屁股時,趕緊塗抹紫雲膏,下次換尿布時會發現已退了8成。尿布疹厲害時會破皮,有傷口自然是紫雲膏的適應症
(四) 蚊蟲咬傷:對於有些小孩子被蚊子咬得滿腿紅豆冰有效。
(五) 富貴手:乾燥、脫皮型的富貴手有幫助。
(六) 香港腳:脫皮型的香港腳塗紫雲膏會有幫助。其作用可能不是抗黴菌,而是改善皮膚健康狀況,使黴菌無法寄生。
(七) 水痘、帶狀皰疹:它們都是同一種病毒引起,皮疹形態都是紅疹上有水泡。曾有88歲老太太得了頸部的帶狀皰疹,除了內服中藥外,皰疹處塗抹紫雲膏,待急性期過後,皰疹吸收不留疤痕。
(八) 皮膚苔蘚化:有的人皮膚癢,常常搔抓,久而久之皮膚變厚、皮紋明顯,即所謂的苔蘚化。曾有病人內服中藥加上外用紫雲膏,苔蘚化消失於無形。
(九) 皮膚皸裂:有的人到了天冷的時候,手掌或腳掌容易皸裂,甚至於出血,塗紫雲膏可改善
使用時的注意事項:
使用注意事項:
(一) 紫雲膏中的紫草有抗菌作用,因此只要用生理食鹽水或乾淨冷開水將傷口清洗乾淨即可,不需用其他消毒藥水。如果你不放心非用不可,請將消毒用的優碘之類洗掉,然後才塗抹紫雲膏,不要混合使用。塗抹紫雲膏前記得要將傷口上的水漬擦乾。
(二) 紫雲膏的主要成份為紫草、當歸、麻油、黃蠟,都是可以吃的東西,因此如果塗在小孩身上或塗在口唇附近,不怕不小心吃下去。
(三) 紫雲膏為純中藥製成,溫和不刺激,沒有什麼副作用,因此每天塗抹次數不限。
(四) 黃蠟為紫雲膏的賦形劑,我們製作的紫雲膏中黃蠟的比例不高,稍用力藥膏即軟,比較好用。但遇天熱蠟融,藥膏易從藥盒中溢出。因此紫雲膏平日應保存於陰涼處,避免高溫日曬,藥膏也比較不會變質。如果隨身攜帶最好放在塑膠袋裏,免得受熱藥膏融化跑出來,把皮包裏的東西都染紅了。
(五) 紫雲膏是紫紅色的,如果不慎染到衣服,在衣服進洗衣機以前,先用肥皂將染紅的部位搓洗一番,可將之洗淨。不過如果你的衣服十分貴重,還是小心一點不要染到。
以上內容摘自 http://www.femh.org.tw/intro/intro_ori_05_Detail.aspx?TitleID=118
當歸和紫草根浸泡麻油了將近快兩星期
網路上的做法是說將麻油和紫草根浸泡麻油用文火炸25分鐘,維持溫度到130-140度,不要炸到冒煙。不過炸不到10分鐘,溫度早已破百,緊接著瞧瞧有煙快冒出來,趕快熄火囉!麻有果真是麻油,雖然只是站在瓦斯爐前,我已經覺得整個人超燥熱的,公婆從門外回來,還問這是什麼味道啊?好在現在是夏天,窗戶都可以打開通通風,若是冬天,窗戶緊閉,想必整間屋子充滿濃郁的麻油香味,讓人錯覺是在坐月子喔!
將炸過後的當歸和紫草根過濾
溫度約80度時,加入蜜蠟,迅速攪拌
趁還未凝固前,分裝至瓶中,待冷卻後再蓋上蓋子,就可以使用囉,好期待喔!
PS:當晚芊芊洗完澡,媽媽迫不急待要來嘗試新作品,開心的和芊芊說:「我們來擦藥吧!」因為房間開著冷氣,一幫芊芊擦完藥,整個房間充滿著麻油味道!嘻嘻嘻.......!